【杂谈】谈潜规则

写这个话题主要是想给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演讲。 今天我想让大家思考的是,面对潜规则,你会不会用? 既然要谈潜规则,就先给它下个较为客观的定义。潜规则呢,解读一下就是没有明文规定,但却约定俗称的隐性规则。大家听到这个词最多应该是在各种娱乐圈新闻里,讲得隐晦一点就是各种女演员会选择和制片人或者导演发生一点故事,完事之后呢就能得到各种上镜曝光的机会,是吧。但我们拓展一下思维呢,实际上,官场职场体育界都有这类型的隐性规则,甚至教育界,或者更详细一点,竞赛圈子里也有这种广义上的潜规则。 面对潜规则该不该淡定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演员倒在制片人的床上,几个月后就从死跑龙套的变成明星,这种机会不把握那是很傻很天真。在官场,职场上站好队,让自己有牢靠的人际关系,给领导送点礼,就有机会升职加薪,这样的潜规则凭啥不用。 但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为了出名就和导演上床?为了荣誉就踢假球吹黑哨?为了金钱就颠倒黑白搞出冤假错案?如果整个社会都流行无耻的潜规则,恶果终究会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玩潜规则的豪门尤文图斯队,最终不久身败名裂嘛。 所以,当你面临这样的选择的时候,你会考虑使用潜规则嘛?我的答案是,会。…

【杂谈】写于 NOIp 之后

壹 最近几天一直在下雨。连续的阴冷和潮湿,给南昌这座扭曲而不知去向何处的城市披上了溢满着愁绪的外衣。当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选手归家,过完期中考试后第一个周末的学子享受『双十一』剁手带来的快感,也许是考完了人生中最后一场 OI 比赛的选手站南昌大学在昏黄而颤抖着的路灯下时,面对的是他们不愿吐露,却又不甘默默承受的,关于未来的迷茫。但是他们是接受当下的。面对着不一样的分数,清醒的他们不必挣扎自己的去留。 没有 Sisyphean 的轮回,干净利落的了断依然带来了些许悲壮的墨色。而竞赛的残酷就在这里。当听闻昔日好友稳步走向省选,你只能在面对他人的喜讯强颜欢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送上你最无可奈何的祝福。 他们心中还是向往着 Sisyphus 的。 贰这个博客看似堆满了 OI 的学习资料,营造了一种博主是个勤奋认真的 OI 选手的假象。这样说或许不够客观,因为抛开我内心所向往的不谈,我也算半个勤奋认真的 OIer,和正统 OIer 的最大区别也许在于我对二次元不感兴趣。尽管和大众印象中的 OIer 形象仍略有不同,我的确一直才尝试蒙混进这个看似和谐的圈子。在这个过程中,博…

【随想】宿醉后遗忘

> 写这篇文章的想法在我脑海中盘旋已久。它最后的样子和我设想的有很大不同,实属水平有限,请读者谅解。 零 坦率地讲,我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尽管每个合法在大陆境内销售的酒类品牌都会在自家的产品上写未成年人禁止饮酒,但是除了淘宝,并没有任何阻力使我接触不到这种畅销的饮料。虽然在精神病学里有专门的一节讲酒精导致的精神障碍,政府的宣传也不太欢迎国民饮酒,但少有中国人远离酒精。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宿醉后遗忘是一种常态。 壹我的一个研究生朋友在和我吃小龙虾配雪津的时候深情地给我回忆了他本科室友的故事。 2012年的秋天,脱离了《中小学生守则》的华北电力大学大一新生们决定在开学典礼结束的那个夜晚做点家长们认为只适合成年人做的事情。 这类事情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的教育体系之诡异。在高中的时候禁止你做,甚至连了解一下知识都被认为不合适的事情,到了大学或者日后毕业的时候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一项基本的人生技能。起码在喝酒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是这样的,毕竟小时候不止一次被教育过:“小孩子不能喝酒,等你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那位室友便是这个奇怪逻辑的牺牲品。 被东北大汉包围的他不得不在那天晚上摄入了他超过他…

【随想】结束

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八月十七号。然而由于我推延症发作到今天(八月二十一号)才发出来。现在我在学校对面的出租屋里,准备在开学前几天尽量补一补落下的课程,再填一下暑假留的无数个大坑,包括这篇总结。 期末考试之后的几天,全机房的状态都不是特别好。这个糟糕的状态在我离开南昌之后才有所改观,因为听说某位校领导晚自习期间探访了一下机房大为光火,请来了高三的学长重整学风。 我在杭州的前几天日子过得也还行。隔壁的初三小朋友还不太了解我的真实水平,还在不断地叫着我大佬,经常贡献一些毒瘤题让我思考。那个时候我在刷一些主席树套路题,给了别人一种我深藏不露的错觉。 然而之后开始写一些专题练习,打了几场 CodeForces,我扣脚的代码能力和愚钝的思维便慢慢显现了出来,于是小朋友们开始转而膜拜左边的 CrazyDave 去了,因为他似乎更巨一些。这么说其实没毛病。那个时候我写题写不出来学新算法看不进去,天天梦游一般地来往与机房和酒店房间之间。坦率的讲,那段日子也正是我唱歌和摄影技术突飞猛进的一段时间。 接着就是百度之星了。资格赛的时候靠着大佬的帮助,切了 4道题,水到了全国 42 的排名。 尽管我…

【随想】来去有无

零 曾经每次想动笔写点什么的时候,我碰巧都会看到一篇文章或者听到一首歌,并且它总能完美传达我当时复杂的心情。一般我都会劝自己:“那就下次再写吧,你总得拿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给大家看。” 但是现在我意识到,这样想我永远写不出东西来。或者说,自己并不是像原来所认知的一样独特。我的彷徨与悲伤,和众人的彷徨与悲伤并无不同。我也更敢于把自己的想法写进博客,因为我怕明白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无病呻吟。 壹 我年轻的时候,读柏拉图、康德、叔本华、胡塞尼,渡边淳一、大江健三郎还有村上春树。我甚至也看罗永浩的《我的奋斗》,并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动。我觉得我值得拥有一段纯净而洒脱的人生。我跟着一位身上常飘着酒气的先生学写灵飞经,听他叨着时局变化,生活艰辛。 每个星期我都去当地最有名气乐团的小提琴手家里学琴。我拉的不是很好,没少受老师的批评,九级也是勉勉强强拿了一个成绩良好的证书。但我愿意在听到抓耳的曲子时自己扒个谱,不求结果地拉给自己听。 每个夏天我都去游泳。失重和微凉让我愿意泡在泳池里,以享乐的态度学到了野性的泳姿。唯一的遗憾是当年的体育中考不考游泳,不然我的排名定会前进不少。 贰 我的父亲是一位普普通通…

【杂谈】所谓街头摄影

背景音乐:会面菜,林生祥。 单从一张照片的欣赏性来讲,用手机扫街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当你克服了对路人目光的恐惧,手忙脚乱地拿起手机快速的拍下可能转瞬即逝的画面,得到的却是跑焦过曝抖动的废片时,你就能深深地体味上面的那种感受。 但是这实际上并不重要。艺术并不是总高于生活的,甚至我们有时候还要进一步降低它的存在感。资深街头摄影师都掌握着一门技巧,盲拍。不看镜头,全靠感觉构图对焦,拍完就跑,在路人反应过来他们被拍之前。 因为我们不是真正的创造者。更多时候,我们只是卑微的刺探者,闯入别人的生活,窃取别人的故事。 人性光辉、冲突纷争、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消逝中的历史建筑和人文瞬间。。。你在影像里看到的一切,很抱歉,并不是摄影师的故事。 所以街头摄影师在干什么?我们在提醒所有人。 我们在提醒所谓出世的自己,你不过如此。你在制高点上CMOS之后看到的人和事,本就是和你相似的人和事。 我们在提醒照片面前的观众,当他们如间谍一般潜入别人的生活品头论足之后,理应想起自己品头论足的对象也算自己一个。 就像弗洛伊德描述的从自恋期而来的孩子,我们的优越感都是自恋罢了。影像提醒你,你不是天…

【瞎扯】浅谈悲观主义

今天的读书分享会,我用叔本华的这本《人生的智慧》为引子,讲一讲悲观主义。在开始之前,我先纠正在座各位的一个错误认知,“悲观主义是消极”的。 先不要着急地寻求原因,我们一会细细讲下去。现在,我们姑且承认这一点。 首先,我说明一个我们将要做的讨论的前提。我们来看这个句子: 中文译为“他享受巴黎”。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是怎么想的,我学英语的时候非常困惑,这句话为什么不写成: 这样更符合我们的思维一点。我们思考这两个句子的区别:前一句的重心在自己,而后一句在巴黎。我们可以认为,在前一个句子中,自己才是享受的重点,而巴黎只是一个地点罢了。这是接下来我们要将的所有东西的前提,即个性是幸福的原因。 下面我们进入悲观主义的核心:痛苦。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的两种状态,痛苦和无聊,是双重对立的。简单的说,你永远处于一下几种状态的中间: 这就引发了一些听众的质疑了:为什么我不能精神充裕同时丰裕安定?苏格拉底曾经在参观完奢侈品店之后说:“我不需要的东西真多!”因此,我们可以做出一个猜测,就是精神充裕的人并不需要这些物质上的丰裕。这种人“头脑里面的思想活泼,奔涌不息,不断更新;…